登录后绑定QQ、微信即可实现信息互通
1、导火索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之一,参加了会议。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但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竟然...
一般叫鞭炮引线,俗称炮焾子。就是用很窄的小纸条,中间裹上硝粉,捻成一股就行了。为了保证纸捻不散开,通常还用米糊在外面抹一下,再凉干。纸要薄,要有纵向韧性,一般是植物纤维手工制的纸。硝粉中也可以少掺一些硫磺粉,可增强燃烧能力。或者就用黑火药制做,其实就是在硝粉、硫磺中再加入...
矛盾点。男女之间的导火索主要是比喻引起事情发生的关键因素或引爆冲突的火药桶。在男女关系中,导火索指的是引起矛盾、争吵或分手的原因或事件,也称为“矛盾点”、“矛盾源”或“矛盾的导火线”。比如,双方对某个问题的态度、行为习惯等方面的不一致,可能就是导致矛盾升级的导火索。
问题一:什么是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与导火线呢?啥意思 直接原因跟导火索其实有点类似 就是说因为这因素而导致事件的发生就说这因素是导火索或者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就是事件背后的因素(非表面的)深层次的原因 如说中国足球失败直接原因可能是某个主教练领导无方,事件升级的导火索可能就是某一场比赛的...
用以引爆雷管或黑火药的绳索。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什么呢?下面和我一起来看看吧!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埋下祸根 1918年11月11日,德国与协约国在法国巴黎...
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次战争,给各个国家数不尽的平民带来了无尽的伤害,一战爆发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6500万人参战,1000多万人丧生,一战的导火索是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视察,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 枪杀,一个月后奥匈帝国便向塞尔维亚宣战,...
“九一八”事件的导火索是日军布置了一个假现场,嫁祸于中国军队。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经过两次巴尔干战争,大大鼓舞和促进了在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各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的运动。尤其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的斯拉夫人强烈要求摆脱奥匈统治,与塞尔维亚合并,建立统一的国家。反奥的青年组织和秘密团体不断出现。在塞尔维亚,要求实现南部斯拉夫民族的统一,建立“大塞尔维亚国”的民族运动也不断高涨...
提出你的第一个问题
回答一个你擅长的问题
对内容进行点赞或者收藏
阅读声望与权限的规范
完善个人资料